跳转到主要内容
|
|
OA
|
新OA(试用)
|
EN
首页
走进计量院
院简介
发展历程
院领导
组织机构
院区
院领导
发展历程
组织机构
院区
院简介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成立于1955年,隶属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是国家最高的计量科学研究中心和国家级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属社会公益型科研单位。
科学研究
科技奖项
国家级奖项
其他奖项
科研团队
科研政策与经费管理
科研基地
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省部级技术创新中心
联合实验室
专业实验室
代表作
科研基地
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省部级技术创新中心
联合实验室
专业实验室
科技奖项
国家级奖项
其它奖项
科研团队
科研政策与经费管理
代表作
技术能力
资质证明
计量基标准和有证标准物质
计量基准
计量标准
标准物质
国际比对和国际互认
国际比对
比对政策
完成的关键比对项目
2019年完成的关键比对项目
2018年完成的关键比对项目
2017年完成的关键比对项目
2016年完成的关键比对项目
2015年完成的关键比对项目
2014年完成的关键比对项目
比对动态
国际互认
国际计量互认协议简介
国际计量互认协议签字
国际计量互认协议正文
国际计量互认协议名单
校准测量能力(CMC)
国内比对
法制计量
计量技术委员会
国际组织任职专家
计量基标准和有证标准物质
计量基准
计量标准
标准物质
资质证明
国际比对和国际互认
国内比对
法制计量
委员会
国际组织任职专家
技术服务
质量承诺及声明
质量方针
质量承诺
公正性声明
检测校准
业务公告
服务流程
资质证明
服务能力
服务进度
收费付款
收费公示
付款方式
常见问题
表单下载
满意度调查
送检位置
联系我们
服务案例
型式评价
业务公告
服务流程
型式评价实验室
能力验证
通知公告
申请流程
2020年开展的项目
2021年开展的项目
2022年开展的项目
2023年开展的项目
2024年开展的项目
能力验证提供者认可证书及认可附件
2025年开展的项目
简介
附件下载
联系方式
测量审核
测量审核须知
测量审核流程
检测校准
业务公告
服务流程
资质证明
服务能力
进度查询
收费付款
常见问题
表单下载
满意度调查
送检位置
服务案例
联系我们
型式评价
业务公告
服务流程
型式评价实验室
能力验证
通知公告
申请流程
2020年开展的项目
2021年开展的项目
2022年开展的项目
2023年开展的项目
2024年开展的项目
2025年开展的项目
能力验证提供者认可证书及认可附件
简介
附件下载
联系方式
测量审核
测量审核须知
测量审核流程
质量承诺及声明
质量方针
质量承诺
公正性声明
交流合作
国际合作
国际计量体系
《米制公约》的签署
《米制公约》创立的国际计量组织
国际计量互认协议
国际法制计量组织
区域计量组织
国家计量院
国际交流合作
国际组织工作
双边科技合作
对发展中国家技术援助
计量院国际咨询委员会(IAB)
国内合作
国际计量体系
《米制公约》的签署
《米制公约》创立的国际计量组织
国际计量互认协议
国际法制计量组织
区域计量组织
国家计量院
国际交流合作
国际组织工作
双边科技合作
对发展中国家技术援助
计量院国际咨询委员会(IAB)
国内合作
人才队伍
院士风采
杰出人才
创新团队
基础团队
领域团队
研究生教育
博士后工作站
院士风采
张钟华院士
李天初
院士
创新团队
基础团队
领域团队
杰出人才
研究生教育
博士后工作站
招聘信息
招聘公告
公示专栏
党建工作
资源共享
视频资料
文件下载
杂志
文献资源检索
计量小词典
视频资料
文件下载
杂志
文献资源检索
计量小词典
在线共享服务平台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交通图
院区平面图
和平里院区
昌平院区
前沿计量科学中心
实验室
更多 +
量子器件实验室
纳米计量实验室
生物分析与细胞实验室
生物诊断与蛋白质计量实验室
芯片级计量标准与量子传感实验室
新材料实验室
质谱实验室
Previous
Next
科研亮点
更多 +
X射线坐标测量机标准器校准装置
X射线坐标测量机标准器校准装置为一台微纳坐标测量机,该装置具有接触和光学两种测量模式。探针测量可以提取几何元素上测量点的坐标位置,再由测量软件计算重构出这些几何元素的尺寸、形状、相对位置等。具有国际领先的三维坐标测量精度。
扫描探针显微镜校准装置
扫描探针显微镜校准装置为系列微纳台阶高度标准器组组成,一维及二维栅格标准器作为其辅助标准器。其中纵向测量范围(50~1000)nm,相对不确定度(2.8%~0.6%),k=2。该校准装置作为纳米几何结构计量标准装置的量值传递标准样板用于提升其量传能力,实现对探针型设备,如原子力显微镜(AFM)、台阶仪、轮廓仪等其他微纳表面形貌测量仪器在纵向上的计量特性校准溯源。对满足国内半导体、微电子行业应用需求具有重大意义,从而保证我国扫描探针显微镜量值统一。
扫描电子显微镜校准装置
扫描电子显微镜校准装置为系列微纳栅格标准器组组成。其中测量范围(70~10000)nm,相对不确定度(2.86%~0.08%),k=2。该校准装置作为纳米几何结构计量标准装置的量值传递标准样板,用于扫描电子显微镜不同放大倍数下成像测长值的校准,实现对扫描电子显微镜计量特性校准溯源,从而保证我国扫描电子显微镜量值统一,对满足国内纳米技术产业和微电子行业应用需求具有重大意义。
科研团队
更多 +
所领导-王晶
李劲劲
研究员。清华大学本科、硕士,美国马里兰大学博士,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后
研究员。清华大学本科、硕士,美国马里兰大学博士,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后。近五年来主要从事基标准用量子器件的研制工作。“十三五”承担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中“电学量子与几何量计量基标准研制”项目。获得中国计量测试学会一等奖一项。现为中国电子学会超导电子学分会委员、中国超导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际期刊Measur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编委会委员。
施玉书
博士,副研究员。
博士,副研究员。从事微纳三维表面形貌计量、微纳几何量计量及工业CT测量技术研究。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长度计量咨询委员会(CCL)纳米工作组(WG-N)、国际互认工作组(WG-MRA)成员、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几何量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几何量长度计量技术委员会成员、全国产品几何技术规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主持参与科研项目近20项,发表论文20余篇,授权专利近10项,参与起草多项国家标准和计量规范。多次荣获省部级奖励。
傅博强
博士,副研究员,国家一级注册计量师
博士,副研究员,国家一级注册计量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活性成分、生物毒素、生物多糖、微生物/细胞等生物物质的高准确度测量方法、标准物质研制、仪器检定校准等。BIPM CCQM 细胞分析工作组CAWG 副主席,ISO TC276 生物技术委员会 WG3(分析方法)专家,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生物计量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主持多项国家、厅局级课题,制订国家标准6项,主持制订校准规范2项,参与3项。发表SCI和EI文章6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参编译著1本。主导并参加国际比对4项,区域比对1项。获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
计量基标准
更多+
酶标分析仪检定装置与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检定装置
>>
新材料实验室-基标准物质
>>
技术能力与服务
更多+
触针式表面粗糙度测量仪
可调微弱光发生装置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蛋白质芯片分析仪
薄膜面电阻测试
拉曼光谱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