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日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成功搭建国内首个“光钟绝对频率测量开放共享平台”。该平台旨在支持国内10余家单位近20台光钟的研究工作,带动我国时间频率研究和应用整体水平提升,在即将到来的新一轮“秒”定义变革中作出中国贡献。
时间单位“秒”是国际单位制(SI)7个基本单位之一,…
日前,为推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专项(简称“NQI专项”)项目实施,贯彻落实重点专项项目综合绩效评价工作要求,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简称“中国计量院”)采用网络视频方式在京组织召开了牵头承担的NQI专项项目2020年实施推进会。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同饮一江水 合作谋“计”荣
——计量领域澜湄合作纪实
编者按: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简称澜湄合作,是由中国和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湄公河五国,于2016年3月23日在海南三亚举办的首次领导人会议上共同宣布启动的新型合作机制。2018年1月10日,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澜湄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上,…
3月19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前沿中心生命科学计量团队成功研制新型冠状病毒人源IgG单克隆抗体标准物质两种,并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为国家标准物质。此前该标准物质已通过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组织的专家鉴定,将继续紧急驰援战“疫”一线。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以来,…
为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创新工作方法,打出一系列防疫、复工措施组合拳,力争实现业务服务“100”分目标:从每“1”个细节做起,争取“0”错误、“0”感染。
多措并举确保复工复产措施落实到位
为进一步落实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三条措施,…
战“疫”|决战病毒,再添新“砝码”
中国计量院系列标准物质获准发布
日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前沿中心生命科学计量团队成功研制了新型冠状病毒核糖核酸基因组标准物质、新型冠状病毒核衣壳蛋白溶液标准物质、…
日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前沿中心生命科学计量团队成功研发了高低两种浓度水平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标准物质,并通过专家鉴定。
两种标准物质均为体外转录RNA,目标基因范围涵盖已公布的新冠病毒3个主要基因:核壳蛋白N基因全长、包膜蛋白E基因全长、开放阅读框1ab (ORF1ab)基因片段(基因组坐标:…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前沿中心生命科学计量团队成功研发了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新型检测方法和对应试剂盒——高灵敏数字PCR检测法和检测试剂盒。该方法较现行通用的RT-PCR法灵敏度显著提升,已进行验证测试,并将同步有序开展推广应用。…
为强力支撑疫情防控,做好业务服务工作,在中国计量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领导下,快速成立了业务工作小组并制定应对方案。由分管业务工作的院领导作为组长,业务服务和相关专业所的负责人及骨干为组员。工作小组紧锣密鼓的在春节期间通过远程办公,研究制定了《疫情防控时期业务服务工作应对方案》,…
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核酸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和广泛使用,对于病例的确诊起到了重要作用。不过有临床医生发现,试剂检测会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如天津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先后进行了4次核酸检测,前3次均为阴性,直到第4次检测才呈阳性。虽属于小概率事件,但为什么会出现类似“漏检”情况?
“漏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