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计量科学研究所

热工计量科学研究所

热工计量科学研究所(简称热工所)是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下属的一个专业所,从事温度(辐射测温、接触测温)、压力和真空、流量、热物性、热能等领域的计量科学研究和量值传递工作,主要任务是在以上领域建立、保存和改进计量基标准器,开展量值传递,以保证全国温度、压力真空、流量等计量单位量值的统一及准确可靠;参加国际比对,实现测量结果的国际互认,为国

科研亮点

更多 +
1.为风云气象卫星红外高光谱大气探测器提供中国量值,实现了卫星数据国际比对的完全等效。国际气象组织评价我国气象卫星水平达到领先水平。 2.承担我国空间红外基准载荷技术项目空间红外辐射基准定标系统的研制,为我国“定标星”技术的实现奠定重要技术基础。
1.建立排放源排放量的准确测量和分析技术体系。首次在国内实现烟道有组织排放量的测量不确定度小于5%; 2.提出了结合饱和吸收光谱和分子线形来精确测量温室气体浓度的新方法,获得了以激光为基础的光谱方法中最高的信噪比,线形强度测量不确定度比国际HITRAN数据库改善了2个数量级,实现了温室气体光谱测量的全球最好结果。 3. 依托国家量值基准,对大气污染物实施高精度实时测量、反演、分析、验证,精准辨污染物源和汇,首次在国内实现了大气污染物排放的精细化管理和靶向治理,为环保税和政府执法提供计量依据。
温度的准确测量事关科学研究、国防安全、能源环境和民生健康等领域。传统温度测量的基本标尺依赖实物性质,制约了前沿科技的发展。

科研团队

更多 +
团队组成:张金涛(负责人)、冯晓娟、卢小丰
团队研究的总体目标:以开尔文新定义为指引,在高温区域,研究声学气体热力学温度计和辐射热力学温度计、以及直接测量热力学温度的科学和技术问题,实现600 K至3000 K温度范围热力学温度的直接测量。
研究领域:流量计量,能源及环境计量
团队围绕红外遥感计量技术和标准制定、新型红外遥感载荷定标技术等相关领域,针对红外遥感载荷定标等领域的重大基础性、共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开展创新性研究和国际合作。

热工计量科学研究所(简称热工所)是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下属的一个专业所,从事温度(辐射测温、接触测温)、压力和真空、流量、热物性、热能等领域的计量科学研究和量值传递工作,主要任务是在以上领域建立、保存和改进计量基标准器,开展量值传递,以保证全国温度、压力真空、流量等计量单位量值的统一及准确可靠;参加国际比对,实现测量结果的国际互认,为国际贸易服务;负责制定和修订有关的检定系统表、国家检定规程以及校准技术规范以指导国内热工计量检定、校准工作的开展;从事检定、校准、测试工作和“计量法”要求的实验室认证,计量产品定型鉴定,服务于社会;开展各项精密测试和现场检测,计量标准器的研制和新产品开发以及计量系统的设计;用计量技术支撑城市绿色发展,融入智慧城市理念,采用测量数据来感知并分析城市在环境、能源等领域的信息,从而为企业提供节能减排方案,为政府决策提供基础数据,从而促进精细化管理,促进城市绿色发展和智慧发展;并通过发表文章、开展培训、举办讲座等活动以实现在国内推广以上成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