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绿色和智慧研究室旨在用计量技术支撑城市绿色发展,融入智慧城市理念,采用测量数据来感知并分析城市在环境、能源等领域的信息,从而为企业提供节能减排方案,为政府决策提供基础数据,从而促进精细化管理,促进城市绿色发展和智慧发展。
该研究室依托国家量值基准,利用先进测量方法和研发的高端仪器,对污染物排放量实施高精度实时测量、反演、分析、验证,精准辨别污染物“是什么,有多少,从哪来,到哪去”的难题,首次在国内实现了大气污染物排放的精细化管理和靶向治理,达到在较低成本下大气污染物有效治理的目标。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 企业排放量精密实时测量,包含燃料端、排放端和无组织排放精密测量。首次在国内实现烟道有组织排放量的测量不确定度小于5%;企业排放总量测量不确定度优于20%,为环保税和政府执法提供计量依据。
2. 交通排放量实时监测。建立交通排放量的实时测量系统,城市交通排放量总量测量的不确定度小于30%,预估车辆限行措施、车辆类型等因素与排放量的关系,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基于监测站点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反演系统。从空间污染物浓度分布来计算地面排放总量,并在一定尺度上实现污染物排放量分布的估计。排放总量的不确定度<30%,实现对偷排偷放的实时监测以及污染物来源的定位,特别是能够确定污染物是来自于本城市还是来源于其他城市的影响,并且准确监测城市PM2.5、PM10、NOx、O3、CO、VOCs等污染物实时状况,结合大气污染物数值模拟分析方法,提出降低排放的技术和管理方案。
4. 排放量核查的技术体系和框架。比较基于燃料端、排放端及空间反演三种完全不同原理的排放量测量及计算结果的差异,通过建立相应的标准装置、标准方法和标准评价体系,保证不同方法间的测量结果差异小于30%。通过针对企业的污染物排放量核查和数据对比,明确企业减排目标,实现企业减排5%-15%。
5. 城市能效及排放数据监测平台。通过对工业能源、工业过程、农业、服务业、城镇生活、农村生活、交通等用能和排放数据的收集整理,建立集能源效率和排放量一体的实时展示平台。一方面政府能够看到城市试点企业的能耗水平,城市能耗总量的变化;另外一方面,通过对不同试点行业企业各工艺环节能耗数据的采集,分析得到各个工艺环节的能效数据,通过城市企业间的对比以及与业内同行数据的对比,分析企业的能耗水平,通过数据平台能够清晰展示行业的整体水平,以及单独企业的各环节能效水平。对于能耗较高的环节提供报警提示,为政府进行统一管理提供依据。
城市绿色和智慧研究室现有工作人员7名,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3人,博士5人,硕士2人。
联系电话:010-6452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