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93~2473)K温度基准装置

(1234.93~2473)K温度国家基准装置于1995年基于国际温标ITS-90建立,负责国内银固定点(ITS-90定义温度1234.93K)以上国际温标的量值复现与传递、并保证量值获国际承认。基该准主要由银固定点黑体复现装置、基准光电高温计以及光电高温计性能评价系统组成。通过测量待定高温黑体与银固定点黑体的光谱辐射亮度比,利用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确定待定温度。

自1999年金属与碳共晶、包晶现象被发现可用于高温计量领域后,高温固定点已成为扩展高温范围新固定点的有力途径,如今我国高温基准的温度范围扩展为(1234.93~3022)K,扩展不确定度达到(0.1~1)K (k=2),与国际先进计量院保持同等水平。

2009年我国利用高温固定点Co-C(1324℃)、Pt-C(1738℃)和Re-C(2474℃)与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西班牙计量院CEM进行了三国高温基准温标比对;2011-2012年又与NPL和日本国家计量院NMIJ进行了WC-C(2747℃)的ITS-90温度比对,最高温度点的量值差异不超过0.7K,三次比对结果表明我国高温基准温标量值与其他各国量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本基准装置参加国际温度咨询委员组织的CCT-K5、CCT-K10关键比对,以及亚太温度计量技术委员会组织的APMP T-S11和APMP T-S12关键比对,实现全温区量值获国际承认。

1

高温基准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