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量院2023年度十大新闻揭晓!

中国计量院2023年度十大新闻揭晓!

a
485
分享
Image

日前,“中国计量院2023年度十大新闻评选”活动结束,经网友投票和专家评议,“第39届APMP大会在深举行”“中国计量院举办纪念‘米’定义40周年主题论坛”“国际单位制新词头中文名称正式发布”等10条新闻入选“中国计量院2023年度十大新闻”。

“中国计量院2023年度十大新闻”如下

1 中国计量院成功举办第39届APMP大会

图片

11月27日至12月3日,由中国计量院主办的第39届APMP全体大会及相关活动在深圳举行。APMP成员代表、相关国际组织代表、特邀国内外嘉宾,及国内计量界、学术界和产业界代表近600人参加会议。

12月1日,“2030+宏伟愿景:创新计量科技,应对全球挑战”国际研讨会隆重举行,深圳市市长覃伟中、市场监管总局总工程师黄国梁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围绕《CIPM战略2030+》深入探讨,取得了极高的影响力。

本届大会上,中国计量院院长方向获2023年度APMP奖,胡满红获APMP青年计量科学家奖,方向、马联弟、李春辉和定翔获APMP技术服务奖。高蔚当选APMP执行委员会(EC)委员,崔孝海、何龙标、冯晓娟分别当选APMP电磁技术委员会(TCEM)、声学超声与振动技术委员会(TCAUV)、温度技术委员会(TCT)主席。

大会的成功举办,对于推动新时期计量院国际合作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2 中国计量院举办纪念“米”定义40周年主题论坛

图片

米的发展反映计量的发展,米的未来反映计量的未来。1983年,第十七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了利用真空中的光速作为长度单位“米”的新定义。

5月23日,中国计量院举办纪念“米”定义40周年主题论坛。中国计量院院长方向,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仪器工程研究院院长谭久彬,天津大学教授邾继贵等专家作专题报告,呈现一场关于米定义的演进与智能化、新一代国家测量体系与高端仪器发展战略、装备智能制造精密测量等的学术盛宴。

3 中国计量院国际合作格局基本恢复,澜湄计量合作被纳入国家级成果文件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2023年是疫情结束后国际交往的起步之年。中国计量院紧密围绕国家战略,积极主动出击,寻求利益汇合点,克服国际形势重重困难,基本恢复了国际科技合作格局。

8月29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计量庆祝活动暨第四届澜湄计量合作高层研讨会在中国计量院昌平院区成功举办。活动期间,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六国国家计量院签署《促进澜湄区域计量互认与发展的行动计划(2023-2028)》。12月25日,该行动计划被写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四次领导人会议内比都宣言。同时,“加强澜湄国家计量合作”被写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

7月25日至27日,中国计量院副院长戴新华一行成功访问德国PTB,全面恢复两院合作机制,夯实重点领域合作项目。

10月16日至17日,中国计量院院长方向一行成功访问巴西INMETRO,续签合作谅解备忘录,南非合作伙伴关系拓展。

10月30日至11月1日,CIPM主席温南·洛访问中国计量院,与相关领导、专家共同参会研讨量子力学与计量领域进展与前景。

11月,与美国NIST的合作项目“支撑工业企业碳排放量数据国际等效的关键计量技术合作研究”获科技部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支持,中美计量合作破冰。

11月30日,中国计量院分别与新加坡卫生科学局(HSA)、香港政府化验所(GLHK))签署首份合作谅解备忘录,亚太合作格局拓展。

12月4日至5日,中国计量院国际咨询委(IAB)第15次会议在京举行。会议围绕温室气体和空气质量测量、循环经济、生物计量、计量数字化、量子计量五大重点主题,形成咨询意见,为中国计量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战略指导。

12月5日至7日,中国计量院在京成功举办第三届中英计量合作研讨会及系列合作活动,英国NPL院长彼得·汤普森一行来访,与中国计量院院长方向续签两院战略合作协议,达成重要合作共识,开启中英计量合作新征程。

2023年,中国计量院共与10个国家和地区新签合作协议7份,全院共有与18个国家和地区和1个国际组织的有效合作协议20项。

4 国际单位制新词头中文名称正式发布

图片

5月20日,第24个世界计量日,世界计量日中国主场纪念活动在湖北武汉成功举办。会上,国际单位制新词头中文名称正式发布。此次新词头的中文定名经广泛征集意见、专家研讨和中文名称审定等程序,研究确定新词头的中文名称为:容[那]、柔[托]、昆[它]、亏[科托],分别表示1027、10-27、1030、10-30

新词头中文名称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受市场监管总局委托,中国计量院负责组织开展其中文定名工作。新词头中文名称的发布,将为我国乃至华语世界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更简洁、规范的表达方式,促进国际交流合作,助力人类探索宇宙范围、量子尺度等的自然边界。

5 基于北斗的时间频率校准与测量能力首次实现国际互认

图片

11月底,中国计量院新增的5项基于北斗的远程时间频率校准与测量能力通过国际评审,相关结果在国际计量局关键比对数据库中发布。标志着基于北斗的远程时间频率校准与测量能力首次获得国际互认,进一步推动北斗国际化应用,尤其是在时间频率计量中的应用。长期以来,国际互认的远程时间频率校准与测量均采用美国GPS或俄罗斯GLONASS实现。

近年来,中国计量院时间频率研究团队着力攻克北斗时间频率传递能力验证及不确定度精确评估技术,首次建立基于北斗的远程时间频率校准与测量技术体系,并形成对外服务能力。

6 中国计量院完成珠峰大本营、绒布寺2站点重力加速度测量

图片

5月19至21日,中国计量院联合西藏自治区计量测试所顺利完成珠峰大本营、绒布寺两个海拔5000米以上站点重力加速度测量工作。

该项目系首次使用国产绝对重力仪在海拔超过5000米的地区开展重力加速度测量,并开展梯度测量,填补了国产绝对重力仪在高海拔地区开展重力加速度测量的空白,获得世界最高海拔的绝对重力测量成果,为珠峰高程测量提供了有关数据修正,有力验证该型绝对重力仪超强的环境适应性及超高的可靠性。

7 “先进溯源技术创新中心”成立

图片

10月26日,“先进溯源技术创新中心”成立大会在中国计量院昌平院区召开。该中心的设立,是计量科技领域的一次创新实践,是打通实验室溯源到在线、原位和现场溯源“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将有力促进国家先进测量体系构建,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发挥重要作用。

8 中国计量院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成立联合实验室

图片

2月7日,中国计量院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联合成立“温室气体排放测量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在郑州计量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郑州中心)新院区举行。

联合实验室的成立,将形成以郑州高新区为量值源头,辐射全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值传递体系。以联合实验室为基础,建立我国碳市场的“度量衡”,实现我国碳排放清单的国际互认,确保我国碳排放量数据满足国际上“报告的1吨必须是排放的1吨”的数据质量要求。

9 全国计量文化与科普资源创新促进联盟成立

图片

为促进全国计量文化和科普资源的交流融合,5月20日世界计量日期间,在市场监管总局计量司指导下,中国计量院牵头在湖北武汉召开“全国计量文化和科普资源创新促进联盟”成立会议,交流计量文化和科普工作经验做法,讨论联盟议事规则和后续相关工作。

联盟的成立,将引领和推动全国各级各类相关机构,围绕计量文化建设和科普宣传工作进一步加强合作,特别是加强计量文化和科普资源的共建共享,形成向全社会宣传计量文化、科普计量知识的合力。

10 中国计量院多项科技成果亮相质量创新成果展

图片

9月1日,以“经济复苏中的质量变革与合作”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质量(成都)大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开幕。大会同期举办“质量之光——中国质量管理与质量创新成果展”,中国计量院多项科技成果亮相展览。

展区包括应对国际单位制变革、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和服务生命健康四个板块。中国计量院研制的秒长国家计量基准——NIM5铯原子喷泉钟、玻尔兹曼常数测量装置、能量天平千克复现装置、NIM-3C型高精度绝对重力仪、光纤宽带大电流测量仪、四级杆-线形离子阱串联质谱仪等装置,以及多个各领域的系列标准物质等科技成果亮相展会,引发强烈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