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伟:痛悼李天初院士

周立伟:痛悼李天初院士

a
494
分享

李天初院士是我的一位十分亲密的好友。1999年我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初我被王大珩院士邀请作为他的科学助理协助处理他的一些科学事务后,才开始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IM)的科研人员的交往,才理解计量科学事业的重要性和它的进展。

记得在新世纪开始前,王老曾带领我和一群人参观当时计量院刚购买下的昌平二基地,他向我描绘中国计量科学未来的前景。那时计量院昌平基地的基本建设尚未开始,院内杂草丛生,一片荒芜,仅见到几只羊在吃草。但王老兴致勃勃给我畅谈孕育和寄托着中国计量科学事业的希望和未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我当时对计量科学的认识十分模糊,经过王老热情的介绍后,我才认识到“科学研究,计量先行”,“没有计量,就没有科学”的真正含义。我便竭力支持中国计量院的学科建设,积极推动我校(北京理工大学,以下简称“北理工”)光电工程系的测试计量技术学科与中国计量院的教学与科学合作。                  

2002年以来,在我的建议下,北理工光电学院先后聘请李天初研究员为兼职硕导和博导,开始了校所之间的科学合作。20余年来,天初院士对北理工光电学院的测试计量技术的学科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李天初院士长期从事时间频率、光干涉和光纤光电子计量的研究。尤其是他领导研制的系列激光冷却—铯原子喷泉基准钟的研究,其不确定度达2e-15 。NlM5喷泉钟于2014年通过国际评审,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参与驾驭国际原子时,被接受为国际计量局(BIPM)的认可的基准钟之一,使我国的铯原子钟的研究进入国际先进和前列地位的行列。

2012年,在中国工程院遴选院士的前夕,我给时任国家质检总局的蒲局长写信,希望他推荐中国计量院的李天初研究员为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我认为李天初人才难得,已完全达到工程院院士的水平和要求,机不可失,衷心希望不要错过遴选的机会。当中国工程院信息学部研讨李天初作为院士候选人时,院士们对国外一位时间频率专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赞扬李天初研究员的时间频率研究的成就似足球比赛的“临门一脚”,技术过硬,直达网底,赢得胜利,很感兴趣,讨论非常热烈。绝大多数院士认为李天初的时间频率的研究已进入国际先进的行列,震动了世界,为中国争得了荣誉,十分难得。就在那次中国工程院信息学部最后一轮院士投票选举时,李天初的票数跃居第一。一些院士对我和金国藩院士说:“李天初得票第一,他的研究真刀真枪,为国家争得了荣誉,达国际先进水平,进入国际前列地位的行列,实至名归。”我们真为李天初研究员的成就感到高兴。

我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天初院士对计量科学的杰出贡献。天初院士对中国的时间频率测量的研究进入国际先进水平的行列确实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英名将载入中国计量科学的史册。

我与天初院士相知相识有25年之久,我深深为他的人格魅力和科学水平所折服。他为人谦和:对己严,待人宽,始终兢兢业业全身心扑在工作上。在他的脑海中,始终想着中国计量科学事业的进展,想着如何促进青年科技人员的成长,为他们脱颖而出,早日成才创造条件。在我的记忆中,天初院士不止一次向我介绍他的团队成员和计量院青年的科学成就。我现在清楚记得其中有方占军和房芳两位青年科学家的名字。他对两位弟子十分喜爱和很高的期望。他确实是中国计量院青年科技人员的良师益友。

当他的逝世的消息传来,我简直不相信我的耳朵,就在半个月前,我失去了我的最亲密的大弟子——倪国强教授,而今天,我又失去了我亲密的兄弟——李天初院士,上天啊!您太残忍了!

安息吧!李天初院士!你的英名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李天初院士不朽!(作者:周立伟,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光学和光电子成像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