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兼容实验室

中国计量科学院信息与电子计量科学和测量技术研究所电磁兼容(EMC)研究室成立于1995年,主要任务是研究、建立、保存、维护天线和场强等国家计量标准装置,对外开展量值传递和溯源工作。EMC室现有员工14人,自建立之初至今科研经费、仪器设备和设施等累计投入上亿元,主要从事电磁兼容检测用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测试和产品电磁兼容性检测。建立了天线、电磁场测量仪和各类EMC检测仪器设备的国家计量标准装置,制定了多项国家计量校准规范和计量检定规程。EMC室现有人员中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4人,有博士5人,硕士4人,人才和设备实力雄厚。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一等奖1项、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技进步奖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奖多项。

EMC室积极参与电磁兼容国家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有多人受聘于全国无线电干扰标准化委员会的A、B、D、I、H、F分会以及TC77等技术委员会。另有两人作为A分会和D分会的国际工作组成员,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 近年来,EMC室先后建立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60m x 40m大型计量级开阔试验场(OATS)(30MHz-1000MHz)、外推法天线测量计量标准装置(250MHz-110GHz),拥有一套小型平面近场扫描装置(1GHz-40GHz),可以开展各种线天线、标准增益喇叭等口面型天线的量值溯源服务,校准不确定度达到世界一流水平。EMC室现有μTEM小室、TEM小室、GTEM小室以及微波暗室,可以开展40GHz以下频段的电场测量仪和100MHz以下频段的磁场磁场测量仪的校准服务。

EMC室的检定和校准能力覆盖了几乎所有的EMC检测用仪器设备,包括EMI测试接收机、喀呖声分析仪、谐波闪烁分析仪、静电放电模拟器、浪涌和群脉冲等各种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模拟器、前置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等测试仪器以及吸收式功率钳、电磁注入钳、电流监视探头、电流注入探头、高阻抗电压探头、容性电压探头、人工电源网络、阻抗稳定网络、耦合去耦合网络、容性耦合夹、同轴衰减器、定向耦合器、共模吸收装置等辅助测试设备。EMC室从2003年开始开展电波暗室性能确认测试,十多年来检测的电波暗室数量超过200个。校准和测量能力满足CISPR、IEC、ISO、IEEE、GB、ANSI等国内外标准对EMC仪器设备和场地的校准要求。

EMC室是国内第一批被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授权承接3C产品检测的65个检测实验室之一,拥有一间标准10m法半电波暗室、一间3m法全/半电波暗室、和多间电磁屏蔽室,场地设施完善、测试仪器齐全。可承接信息技术设备、工科医设备、音视频设备、医疗仪器、汽车整车和电子零部件、家用电器和电动工具、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检测,上述检测项目均获得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