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量子基准实验室始建于1964年。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更稳定、更准确、更可靠的激光波长标准,和更精准的测量是本实验室一贯的目标。坚持自主研究和开发,掌握核心技术是本实验室科研工作的基本原则。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以研制和维护国家“米”基准为核心任务的基础上,研究内容不断深入,研究领域不断扩展。如今,实验室在稳频激光器的研制、激光稳频技术的研究,以及以稳频激光技术为依托开展的激光干涉测量技术、衍射测量技术、激光汇聚原子沉积技术等研究均取得了显著成果。
实验室自主研制的碘稳频633 nm He-Ne激光器作为国家长度基准,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自研的热稳频633 nm He-Ne激光器,不仅结构紧凑,体积小巧,而且稳定性、可靠性、环境适应性等性能均表现突出,是各类干涉测量技术中应用最多的标准光源。
此外,实验室研究的稳频激光涵盖气体、固体以及半导体激光,波长范围覆盖紫外到红外波段。不仅提供各种激光波长的校准技术,而且能够为科研机构和各类企业提供标准光源和干涉测量解决方案。实验室研制的各类稳频激光和干涉测量技术已经应用于我国多个重大科研专项中。
实验室与同济大学李同保院士团队长期保持合作,开展激光汇聚铬原子沉积纳米光栅技术研究。已经具备了制造大面积二维纳米光栅的能力,光栅间距可直接溯源至铬原子跃迁谱线,形成纳米光栅间距自然基准,光栅间距212.8 nm。通过自研的紫外激光衍射测量装置验证了纳米光栅间距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