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员组成 Staff
有机化学研究室是从事有机化学相关的计量科学的专业实验室,现有人员21 人,其中:博士及博士后 8人,硕士6人,学士5人,合同制人员4人;研究员5人,副研究员(高工)11人,助理研究员(工程师)3人。有机室下设有机纯物质研究组、环境化学研究组、临床化学研究组、法庭科学及药物研究组、有机检测组。

2.仪器设备
有机化学研究室目前拥有800兆赫高分辨核磁共振波谱仪(NMR)、高效液相色谱串接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LCMS-IT-TOF)、三重四极杆气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仪(GC-MS-MS)、三重四极杆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仪(LC-MS-MS)、沉降场流分离法仪、超临界流体色谱仪、流式细胞分析仪、蛋白纯化系统、凝胶成像系统、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质谱仪、氨基酸分析仪、定氮仪、蛋白测定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各种先进的分析测量技术手段;同时拥有全自动固相萃取仪、快速溶剂萃取仪、超临界流体萃取仪、索氏提取仪、超速离心机等样品前处理设备。
3.主要承担的业务工作
1)负责开展有机化学相关计量基标准及相关前沿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核磁共振法基标准、凝固点下降法基标准、有机同位素稀释法基标准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方法的研究。
2)建立、保存、维护有机化学计量基标准体系,开展有机相关的量值传递、国际比对、国内量值比对,计量标准考核、能力验证等工作,开展对法定技术机构与有机相关的技术指导和计量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
3)研制有机纯物质、环境、临床、法庭科学及药物等领域检测相关的标准物质以及相关计量器具检定校准用标准物质。
4)承担有机相关的国际建议、计量技术法规、国家标准的制修订,承担与有机 相关的计量器具型式评价、检定校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工作,承担各应用领域国家质检中心、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等技术机构的与有机相关的量值溯源工作。
4.主要研究成果
有机化学研究室目前共研制标准物质345种,涵盖的应用领域包括:环境监测,临床化学,法庭科学,工业品及消费品等。其中纯品标准物质130种,溶液标准物质174种,复杂基体标准物质41种。研究建立计量标准12项;持续参加或主导CCQM、JCTLM及APMP的相关国际比对(148项)并取得国际等效一致,使有机相关的校准和测量能力(CMCs)被列入国际计量局(BIPM)关键数据库(KCDB)167项(纯物质:115项,基体:52项)。
5. 承担的科研项目
目前有机化学研究室主要承担的科研项目有: 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专项(NQI)、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质量技术监督能力提升专项、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与公安部及军事医科院联合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国家计量技术法规和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等。
项目来源 |
项目(课题)名称 |
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专项(NQI) |
《重点领域急需化学成分量标准物质研究》: “环境、消费品监控污染物与限用物标准物质研制” |
《重要化学成分量计量溯源关键技术与基标准研究》: “有机纯物质中关键杂质精确计量技术研究” |
|
《精准医疗中重大疾病体外诊断试剂及生物药物的计量基标准研究》: “重要体外诊断试剂标准物质的研制及溯源技术评价研究” “单抗药物质控关键参数表征与计量学溯源技术标准研究”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 |
《基于离子淌度串联质谱技术定量分析完整蛋白质的空间异构体》 |
《搭建血清样品中目标污染物的高准确度测量技术》 |
|
质量技术能力提升专项 |
《有机纯物质溶剂残留测量能力提升》 |
院基本业务费课题 |
《无差别碎裂及多维色谱质谱准确测量技术研究及标准物质研制》 |
《基于氢氘交换技术的肌钙蛋白等诊断标志物表面抗原表征》 |
|
《肝素类药物二糖标准物质研制与表征新技术研究》 |
|
《苯甲酸与邻苯二甲酸氢钾定量核磁溯源用基准物质定值技术的研究》 |
|
《底泥及塑料中痕量多溴二苯醚的测量技术研究及基体标准物质研制》 |
|
《复杂环境基体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标准物质应用研究》 |
|
《总氮和化学需氧量在线监测仪现场自动校准技术研究》 |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与公安部共同承担 |
《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 “物证检验质量保证与量值溯源关键技术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