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报名期间,教育部或北京市研招办的有关规定发生变化,以变化后的文件为准)
在阅读我院招生简章前,请务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认真阅读《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和《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
一、报考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院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入学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下同)或2年以上的,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人员,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二、报名
报名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请考生按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浏览报考须知,按照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并于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确认。考生对报名信息要进行认真核对和确认,报名结束后考生报名信息不再允许修改,因考生信息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自行承担。
考生报名前应仔细阅读中国计量院的报考条件,确认符合后再进行网上报名。网上报名时,必须如实、准确地填写信息。凡不符合报考条件或弄虚作假者,不予录取。报考资格审核将在录取阶段进行。
三、招生规模
中国计量院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80名(含接收推免生人数)。
各专业具体招生计划详见附件(该计划仅供考生参考,各专业最终录取人数将视推免生录取人数、生源状况和中国计量院发展需要等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四、招生专业及初试考试科目
我院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学科专业为仪器科学与技术、化学、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
仪器科学与技术:全国统考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数学一,自命题科目为自动控制原理。
化学:全国统考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数学二、自命题科目为普通化学。
电子信息:全国统考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数学一,自命题科目为自动控制原理。
生物与医药:全国统考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数学二、自命题科目为普通化学。
五、考试办法
初试:初试时间按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进行。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复试:考试时间和考试办法按教育部和北京市研招办以及我院的规定进行。
六、录取办法
在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教育部有关招生录取政策规定及北京市招生考试机构的有关规定,根据招生计划、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身体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任何时候发现弄虚作假者,将取消其录取资格,已入学的取消学籍,责任由考生自负。
七、学习方式和学习年限
中国计量院招收的硕士研究生均为全日制,学制为3年,在基本学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
八、在学期间待遇
在学期间按规定发给奖学金和助学金,对于表现优秀的研究生给予奖励。
九、毕业生就业
中国计量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均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生,毕业时采取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
十、联系方式
中国计量院官网:www.nim.ac.cn
联系电话:01064524289、010-64524284
联系邮箱: yanzhao@nim.ac.cn
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18号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人力资源部
附件: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专业目录
附件1
序号 |
专业 |
研究方向 |
招生人数 |
需求专业(考生本科所学专业) |
联系邮箱 |
1 |
|
时间频率计量 |
6 |
物理类、仪器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光电类、通信类 |
|
2 |
几何量计量 |
5 |
光学类、仪器类、电子信息类、机械电子类、自动化类相关专业 |
||
3 |
热工计量 |
7 |
测控技术、仪器仪表、控制工程、流体力学、数学、统计学、能源与动力、精密仪器、光学工程、工程热物理、仪器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电子信息、自动化及材料科学等专业等 |
||
4 |
力学与声学计量 |
6 |
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工程、机械工程、测量与控制、电气工程、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精密仪器、电子信息工程、光学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等相关专业 |
||
5 |
电磁计量 |
4 |
仪器科学与技术、物理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工、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类、计算机 |
||
6 |
无线电计量 |
5 |
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自动化等相关专业 |
||
7 |
光学计量 |
6 |
光学、物理、数学、光学工程、电子信息、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人工智能相关专业 |
||
8 |
电离辐射计量 |
4 |
核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医学核物理与技术、放射医学、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核工程与核技术、物理学、粒子物理等相关专业 |
||
9 |
生物计量与测量装置 |
1 |
仪器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相关专业 |
||
10 |
量子计量 |
3 |
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自动化、仪器类、电子信息类、微纳加工 |
||
11 |
纳米新材料计量 |
3 |
仪器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机械工程、测控、仪器科学、材料学等相关专业 |
||
12 |
工程计量 |
1 |
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
13 |
医学计量 |
3 |
仪器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医学技术、光学工程、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物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 |
||
14 |
气体光谱计量 |
1 |
仪器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相关专业 |
||
15 |
计量与人工智能 |
1 |
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 |
||
16 |
0703 化学 |
化学计量 |
6 |
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环境化学、医药分析及相关专业 |
|
17 |
生物计量 |
4 |
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及相关专业 |
||
18 |
大气环境计量 |
3 |
分析化学、环境化学、应用化学、环境科学、大气科学及相关专业 |
||
19 |
0854电子信息 |
碳计量 |
1 |
光学工程、声学、仪器仪表、物理学及相关专业 |
|
20 |
力学计量 |
1 |
测控技术与仪器、精密仪器、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光学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
21 |
无线电计量 |
1 |
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自动化等相关专业 |
||
22 |
光学计量 |
1 |
光学、物理、光学工程、电子信息等 |
||
23 |
量子器件 |
1 |
仪器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材料、微纳加工等相关专业 |
||
24 |
0860生物与医药 |
化学计量 |
3 |
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应用化学、药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工程及相关专业 |
|
25 |
生物计量 |
3 |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分析化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医学工程、化学、药学、生物信息学、计算机科学及相关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