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辐射计量科学研究所(简称电离所)简介

电离辐射计量科学研究所(简称电离所)是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所属专业所,承担电离辐射计量的职责。致力于放射性活度、辐射剂量、中子等领域的计量科学研究,以及核技术应用研究。开展放射性活度、吸收剂量、剂量当量、空气比释动能、注量率等的量值传递工作。主要任务包括:

  • 开展电离辐射计量技术研究、管理体系以及相关法规的研究、计量发展规划和战略研究的工作。
  • 负责电离辐射领域国家计量基准及标准的研究、建立、保存和维护、研制并保存国家有证标准物质,以及复现国际单位制的工作。
  • 承担电离辐射领域国家测量体系、量值传递和溯源体系的研究、建设以及量值的传递和溯源的工作,承担本领域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及相关检验检测技术机构的量值溯源工作。
  • 开展电离辐射计量科学基础研究以及计量技术前沿、测量理论、测量技术、量值传递和溯源方法研究。
  • 承担电离辐射领域国际、国内量值比对的工作,保持量值国际等效。
  • 承担电离辐射领域相关计量技术规范和标准制修订的工作。开展对本领域法定计量技术机构的技术指导,开展计量知识传播和科学普及工作,承担高级计量专业人才培养工作。
  • 承担电离辐射领域计量技术机构考核、计量标准考核和能力验证的技术工作,开展测量方法和测量结果的可靠性评价工作。
  • 承担电离辐射计量器具型式评价试验及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
  • 承担电离辐射领域计量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及本领域国际合作与交流。
  • 完成院里交办的其他工作。

根据以上职责,电离辐射计量科学研究所设5个科室,包括所办公室、放射性核素活度计量室、辐射剂量计量室、加速器(中子)计量室、核技术应用实验室。全所在编人员24人,合同制人员4人,其中,高级职称1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9人。

电离所建所近60年来,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先后建立了多项基准和标准装置,开展相关基础及应用研究,其量值溯源体系涉及到全国医疗卫生、核电、航天航空、国防工业、公共安全以及地方计量部门,科研成果已有多项直接服务于国家需求。目前保存国家计量基准19项、计量标准15项。 2000年以来参加国际比对近40项。国际计量局公布的校准能力(CMCs)195项。

电离所积极参加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与美国(NIST)、德国(PTB)、加拿大(NRC)、英国(NPL)、法国(CEA)等各国计量机构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是国际计量局(BIPM)国际电离辐射咨询委员会(CCRI)的正式成员,电离所代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参加CCRI大会以及辐射剂量、活度、中子三个分委员会的相关活动。参加亚太地区计量组织(APMP)电离辐射技术委员会的工作。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是IAEA/WHO次级标准剂量实验室网络(SSDLs)中的剂量基准实验室(PSDL)成员,电离所代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开展相关工作。

电离所还承担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电离辐射辐射专业委员会、中国体视学学会CT理论与应用分会、中国辐射防护学会电离辐射计量分会秘书处工作,在多个专业委员会中担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秘书长;参加卫生部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专业委员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