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度实验室科研团队

刘慧:光学所光度室主任,副研究员

1997年浙江大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毕业获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光度、辐射度、LED计量技术的研究。负责维护和复现SI 基本计量单位之一的坎德拉和光通量单位流明,作为主导实验室技术负责人成功主办了APMP.PR- K4 总光通量比对,这是我国首次作为主导实验室主办光学计量领域的国际比对。原创提出了基于LED 灯丝发光源的标准灯的研制思路,解决一般LED 灯预热时间长、稳定性差的问题,被选为CCPR WG-KC TG4 比对的三种备选传递标准器之一。出版《光度测量技术》专著1 本;发表论文50余篇,获授权发明/新型专利7 项,起草国家/行业标准6 项。担任CCPR K3、CCPR K4 发光强度、总光通量比对核心组成员,CCPR WG-KC TG4、CCPR WG-SP TG12 和国际照明委员会CIE TC2-79、 CIE TC2-87、、CIETC2-90、CIE DR2-71 委员、中国照明学会理事兼计量测试专业委员会主任。培养博士后2名,硕士2名。

联系方式:liuhui@nim.ac.cn;010-64524830/6338/6324。

姜晓梅

姜晓梅:光学所光度实验室,高级工程师

硕士,1990年参加工作,主要从事发光强度、光照度、光亮度等领域的光度计量研究。现任中国照明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国家计量标准一级考评员,国家一级注册计量师。负责光度计量基标准6项,负责或参加科研项目10余项,参加完成3项国际比对,负责完成4次全国能力验证计划项目,负责制修订技术法规4项,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

联系方式:jiangxiaom@nim.ac.cn;010-64524856/4819。

吕亮

吕亮:男,1978出生,2009年北京理工大学,光学工程专业博士毕业,2000年就职于计量院,从事光辐射计量研究,2009年任副研究员。2002年~2013年间一直致力于低温辐射计计量研究和微弱光光度计量研究。2013年至今致力于高量程和极弱量程光度计量研究。近年来已完成或承担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质检总局基本业务费等科研项目3项,包括“基于相关光子技术建立光电探测器量子效率测量装置的研究”、“微弱光照度标准装置的研究”、“微弱光亮度标准装置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0篇,获得部级科技奖励4项。

赵伟强,副研究员

博士,2008年参加工作,主要从事坎德拉基本单位复现、光度学、光源光辐射度相关领域的计量技术研究。现任北京照明学会计量测试专业委员会秘书,国家计量许可证考评员,一级注册计量师。负责科研项目7项,参与科研项目10余项。获得计量测试学会科技进步奖1项,中国照明学会科技创新奖1项以及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称号。负责制定技术法规2项,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

联系方式:zhaowq@nim.ac.cn;010-64524830/6338

赵志丹

赵志丹(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女,高级工程师。中国计量大学计量测试专业毕业,大学本科。2011年论文《等照度法检定发光强度标准灯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发表于《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光辐射计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二作者);2011-2012年,编写《温度测控技术及应用》(编委);2011-2012年,科技部国家支撑计划子项目《半导体照明应用系统技术集成与示范》“LED外延与芯片测试方法及标准光源研究”(项目参加人);2012年,质检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半导体节能光源光色参数计量标准》,(项目参加人);2013年,质检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半导体节能光源光色参数计量标准》(项目参加人),获中国计量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2014年,编写《能源计量与节能检测技术》(中国质检出版社)(副主编);2014年,《建立LED 辐射通量及光学性能计量标准》(项目参加人),获中国计量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2015-2016年,质量技术监督技术改造技术装备专项《异色光源光度测量能力提升》(项目参加人)

刘慧:光学所光度室主任,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