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通信与光探测

从事光通信、光探测和光伏计量基标准、量传和测量技术研究的实验室。至今已建立与光伏相关的计量基标准4项,其中2项通过CMC国际同行评审。主导编写3项国家计量校准规范,并建立3项国家标准装置;获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二等奖2项。通过CNAS能力认可4项,包括:太阳电池光电参数I-V特性测量装置;太阳模拟器光源性能校准(光谱失配度、辐照度不均匀性和辐照度不稳定性);光谱辐射度测量仪;太阳总辐射表灵敏度定标等。除我国大陆地区以外,太阳模拟器性能校准服务已覆盖20余个国家和地区。

基于差分光谱响应度法(DSR),建立了参考太阳电池量子效率初级标定系统,并参加了PTB组织的国际比对,不确定度为0.9%(k=2)。还建立了稳态和瞬态太阳模拟器下光伏组件功率参数测量系统,以及光伏组件户外参数和标称工作温度等一系列参数测量装置,同时具备参考光伏组件的校准能力,传递给国内外企业和机构以标定其太阳模拟器,减小其光伏组件产品的测量偏差。结合自主研制了标准太阳电池,打破了以往国内光伏行业测量标准溯源至国外的局面。

长期开展低温辐射计相关计量标准研究工作,逐步建立了激光辅助型低温辐射计的光谱辐射通量绝对定标能力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制了新一代光谱型低温辐射计,阶段性地实现了从可见波段到近红外的连续光谱辐射通量绝对定标能力,极大地促进我国光辐射计量溯源能力。具体包括:“红外绝对低温辐射计研制”。通过自主研制绝对低温辐射计来建立面向中红外波段的光谱辐射通量绝对定标能力,工作波段覆盖1.55 m到10.6 m,工作量程达到1微瓦量级,标准相对不确定度达到0.3%水平。在光辐射功率基准低温辐射计方面,其应用之一是将基于探测器的低温辐射计基准置于空间卫星上,作为空间辐射基准源。正在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专项研究。

研制基于电流驱动微纳激光或发光二极管、具有较窄光谱带宽和较小空间角度的标准光子辐射源;研制基于紫外可见光激发荧光材料的具有较宽光谱带宽和较大空间角度的标准光子辐射源;研制基于飞秒脉冲激励量子点或色心、具有单光子源特性的标准光子辐射源;发展基于可旋转显微成像系统的光子辐射空间分布特性测量装置。研制芯片级标准光子辐射源3种,光谱光子辐射通量相对标准不确定度达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