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学与声学计量科学研究所主要从事力学、声学计量科学研究、基标准和量值传递技术研究,以及动态测量技术的研究,以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基础和支柱产业技术改造以及社会发展对计量技术和精密检测的需要。
主要研究领域为:质量、衡器、力值、扭矩、容量、密度、硬度、振动、冲击、速度与转速、重力、噪声、超声、听力、水声计量等。
主要任务是:
(1) 研究、建立、保存、复现和改进力学和声学领域的国家计量基准和标准;
(2) 参加BIPM组织的国际关键量比对,以及APMP组织的区域性国际比对和国家间的双边国际比对,以保证我国量值与国际上的一致性;
(3) 组织国内比对、开展量值传递,承担国家强制检定和其它检定校准任务;以保证全国力学量单位和声学量单位的统一及量值的准确可靠;
(4) 负责国家有关计量器具检定系统、检定规程、技术规范和国家标准等技术法规的制修订;
(5) 承担国内外计量器具新产品的定型鉴定和部分重点计量产品的质量抽查,以及计量仲裁等技术工作;
(6) 承担国家共性、基础性和关键性测量技术研究,以及各种精密、动态、在线、多参数测量技术应用研究;
(7) 承担各级计量技术机构和行业计量实验室新建和复查标准的考核工作,以及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委托培训工作;
(8) 承担国内外各类精密仪器与大型工程的现场测试和在线测试,以及技术开发工作,为生产、贸易、科技和经济建设服务。
本所下设六个研究室:质量研究室、力与扭矩研究室、容量密度研究室、硬度研究室、振动重力研究室、声学研究室。现有工作人员70余人,其中,研究员7人,副研/高工3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0余人。
本所保存国家计量基准/副基准35项、计量标准58项。 1995年至今参加国际关键比对近50项。国际计量局公布的质量及相关量、声学振动的校准能力(CMCs)达88项(其中质量及其相关量32项、声学振动领域56项)。1998年完成了与荷兰国家计量研究院(NMI)非自动衡器型式试验报告的互认工作;2001年完成了与德国PTB进行非自动衡器和称重传感器型式试验报告的互认工作;2006年经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审查批准为非自动衡器和称重传感器型式试验报告互认的试验机构,可以出具国际互认的非自动衡器和称重传感器型式试验报告。
国家质检总局下设在本所的专业计量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有三个,分别为:“全国力值硬度计量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全国声学计量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全国质量密度计量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下设在本所的标准化委员会为“振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三分委会秘书处”。
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本所在计量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1995年以来获局以上科技成果奖18项,其中“20MN基准测力机”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测长方法创新及固体密度基准的建立” 2011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本所积极参加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选派中青年科技人员赴发达国家计量院进修、合作研究,仅12-5期间派往德国PTB、英国NPL、瑞士METAS等机构开展长期合作研究的青年科技骨干达10余人。积极参加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和国际计量测试技术联合会(IMEKO)等召开的有关国际会议。